携手前行|王钢博士获聘为海埠法律研究院专家顾问

发表时间: 2020-09-23 20:30:00

作者: 广东海埠律师事务所

浏览:

对法律服务行业而言,后疫情时代既是机遇,又是挑战。如果能够把握“危机→机遇”的转化能力,将可能实现弯道超车,成为时代的王者。

对法律服务行业而言,后疫情时代既是机遇,又是挑战。如果能够把握“危机→机遇”的转化能力,将可能实现弯道超车,成为时代的王者。为推动商事纠纷多元化调解,服务更高水平开放格局,9月23日,海埠法律研究院特聘王钢博士为专家顾问。王钢博士深耕研究国际私法、国际商事仲裁与调解领域多年,是国内著名ADR领域的知名学者。





人物介绍


王钢博士   西北大学副教授


2010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,国际法方向,主要研究国际私法、国际商事仲裁与调解。2016年12月-2017年12月,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(UNC)访学。2010年至今,受聘于西北大学法学院,先后任讲师、副教授,主讲国际私法(中英双语)、法律谈判、Jessup模拟法庭(全英文)。现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,陕西省法学会理事,陕西省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。
 

科研项目:

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《民商事调解规则与技巧研究》(2011年)


陕西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:和谐陕西矛盾调处机制研究(2012年)


西安市法学会研究项目:《西安市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实践困境及出路研究》(2014年)


唐仲英青年基金项目:《外国人在华待遇制度研究》(2017年)


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项目:《跨国取证中的国家利益保护研究》(2018年)

 

专著:


《国际商事调解技巧研究》,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,2014年

 

论文:


中国古代调解制度及其特点,载《光明日报(理论版)》,2012


论调解的私密性及其例外,载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,2012


中国传统调解模式探微——兼与现代调解相比较,载《武汉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,2013


论调解中的骗术及其规制,载《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》,2012


论调解员的基本职业素养,载《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》,2014


西部地区涉外知识产权审判的现状与对策,载《中国西部发展报告》(西部蓝皮书),2015


域外调解员的披露义务——以美国CEATS案为例,载《人民法院报》,2018.1.12


海埠法律研究院又新添了来自国际私法、国际商事仲裁与调解领域的专家力量,势必为大家提供更加前沿、高效、专业的法律交流合作平台。海埠也一定不拘泥于现在,不止步于未来,在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上勠力同心,砥砺前行!


携手前行|王钢博士获聘为海埠法律研究院专家顾问
对法律服务行业而言,后疫情时代既是机遇,又是挑战。如果能够把握“危机→机遇”的转化能力,将可能实现弯道超车,成为时代的王者。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咨询/商务合作 :13802573939

传真/Fax:(+86 755)8299 0246

总机/Tel:  0755-8299 0380/0755-8608 4033

13802573939

联系地址:11008 Beihuan Boulevard, 

Nanshan   District  Shenzhen, Guangdong

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北环大道11008号 豪方天际广场23楼

图片展示

Copyright © All Rights Reserved  

广东海埠律师务所 

粤ICP备2023011606号 

  企业公众号

  微信咨询

   海埠小程序

联系方式
二维码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全国热线1
0755-8299 0380
全国热线2
0755-8608 4033
二维码
二维码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